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10-30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10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在郑州校区办公楼A316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夏晓主持。

集体备课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集体研讨汇聚智慧,提升教学质量。本次备课会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如何融入融入思政课教学,聚焦课程核心章节的教学设计,着力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专题教学展示环节,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教学研讨。张芬霞老师对《树立高尚人生目的》这一专题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张老师的展示以“人生三问”为逻辑主线展开,在理解人的本质的基础上,透彻讲解“人生为什么要有所追求”“怎样的人生值得追求”。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青年学生思想实际,设计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习语点睛、AI赋能等环节,层层递进,阐述树立正确人生目的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教学设计逻辑严谨,与时俱进,富有思想深度。随后,刘炎老师就《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专题开展说课,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及课堂互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讲解生动。刘老师注重学情分析和教学重难点结合,青年学生面临学业压力、人际交往、未来规划等挑战,同时青年学生也是国家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生力军,引导学生小我融入大我,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设计突出体验式和互动性,案例贴近学生实际。

展示结束后,与会教师围绕两个专题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件优化、问题清单等展开讨论。本次备课会内容充实,为教师们提供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进一步明确教学方向与要求。

张夏晓强调,要认真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会议精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化于每一堂课,持续深化教学研究,探索AI赋能教学,不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一步教研室全体教师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融入课堂教学。

(供稿:张夏晓;审核:钟建 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