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期“勤学论坛”如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论持久战》,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王艳伟担任领学人,学院全体教师参与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论坛上,王艳伟首先对《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核心内容与战略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精辟解读。他着重分析了其中蕴含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阐述了这部著作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揭示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并强调了其穿越时代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领学过程史料翔实、逻辑严密,为后续研讨奠定了扎实基础。
随后进入自由发言环节,现场研讨氛围热烈。大家围绕《论持久战》的哲学智慧、战略思维及其如何有效融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等议题,展开了多角度的深入探讨。
马丽:《论持久战》展现的科学预见性、深刻洞察力和方法论价值,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首先在于它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根本规律。其次,生动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战争思想。最后,它闪耀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哲学光芒。我们要坚定信心、掌握规律、依靠群众、顽强奋斗,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黄静:重读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提炼出三点——问题导向、场景渗透、实践转化。第一,用问题链激活课堂。第二,用职业语境重构内容。第三,从“知识输入”到“行动输出”。通过三个方面将抽象理论具象化,让课堂共鸣转化为行动自觉。
思想的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老师们一致认为,重温经典不仅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源头的理解,更为创新思政课教学、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
本期论坛通过对《论持久战》这一光辉典范的深度学习,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底蕴。学院将持续深化经典著作研读,引导教师在感悟思想伟力中提升育人本领,将跨越时空的思想智慧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成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不竭思想动力。
(供稿:刘培培;审核:钟建 张振华)